35kV及以下電力電纜使用說明
35kV及以下電力電纜使用說明
一、電纜儲存
1、 電纜應避免在沒有覆蓋情況下露天存放;
2、 電纜盤應排列整齊,并把有標明型號、規格、電壓、長度的一面向外放置,以便于查找;
3、 電纜盤嚴禁平放(即電纜盤圓形面朝下);
4、 電纜盤之間應有通道、地基應堅實、當受條件限制時,盤下應加墊,存放處不得有積水。
5、 電纜在保存期間,電纜盤及包裝應當完好,標志應齊全,封端應嚴密。當有缺陷時,應及時處理。
6、 一般情況下,在電纜切斷后,剩余電纜不立即使用時,應把切斷口封住,以免受潮。
二、現場裝卸
1、 電纜盤需要滾動時,在確認電纜盤側面上所示箭頭方向正確(順著電纜纏繞于電纜盤上的方向)后,按箭頭所示方向滾動;
2、 裝卸電纜盤一盤采用吊車或鏟車進行,嚴禁幾盤同時吊裝,嚴禁將電纜盤從載重汽車上直接推下。在電纜盤自重較輕時,可用跳板搭成固定的斜坡,再用絞車或繩子拉住電纜盤使其慢慢滾下,嚴禁機械損傷電纜。
3、 電纜盤在車上運輸時,應直立T字型放置,防止互撞、翻倒,嚴禁平放。
三、電纜敷設環境及使用條件
1、 敷設溫度:電纜在不低于0℃的環境下敷設,無需預先加熱;低于0℃時應預先對電纜加熱,以保證敷設質量。
2、 安裝時*小彎曲半徑:三芯電纜15(d+D)±5%;單芯電纜20(d+D)±5%(d:導體實際外徑;D:電纜實際外徑)。
3、 電纜導體的*高額定溫度為90℃,短路時(*長持續時間不超超過5min)電纜導體的*高溫度不超過250℃。
四、電纜現場安裝操作
1、 對敷設電纜工作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人工敷設及機械敷設),對工程的情況進行了解(內容:路徑情況、電纜敷設情況、電纜型號、電纜盤尺寸等)。
2、 準備各種安裝工具、操作工具
主要工具為:卷揚機或敷設機、牽引頭或牽引網套、細鋼絲繩、竹片、粗繩、電纜盤支架、大軸、千斤頂、墊木、潤滑劑、滾輪等。
3、 正式安裝
**步:用細鋼絲或竹片牽引鋼絲繩使得鋼絲繩沿著電纜路徑穿過。
**步:用鋼絲一端系在卷揚機或敷纜機上,另一端系在電纜頭向牽引頭或牽引網套。
第三步:開動卷揚機或敷纜機進行牽引電纜。
第四步:電纜敷設完畢后對現場土進行清理。
安裝過程注意事項:
1) 牽引電纜時,應從電纜盤的上端引出,電纜施放路徑中應有電纜導輪支架支撐導向(特別是電纜溝、地面、彎道處應多放滾輪、墊木),不應使電纜盤與支架及電纜與地面有較大磨擦或擠壓下施放電纜。
2) 電纜溝彎道較多,應在保證電纜*小彎曲半徑及*大拉力情況下盡可能分段牽引,防止電纜承受較大拉力、側壓力及摩擦力,以免損傷電纜。
3) 電纜在轉彎處、接頭處應做好標志。
4) 敷設速度不宜超過15m/min。
5) 架空敷設應注意電纜的固定和人的**。
6) 施工敷設過程中部的損壞電纜溝及電纜支架。
五、試驗和投運
1、 安裝后的電氣試驗:
如有要求,該試驗是在電纜與相配的附件安裝好之后進行,施加直流電壓4U0持續15min。
在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按下列a)或b)項用工頻電壓代替直流電壓:
a) 在導體與金屬屏蔽間施加5min系統的相電壓;
b) 施加正常系統電壓24h。
注:修復后的電氣試驗由安裝要求決定,以上試驗僅用于新安裝的電纜。
2、 預防性試驗
(1) 電纜試驗的周期
對于新敷設的電纜線路投入運行3~12個月,一般應作一次直流耐壓試驗,以后再做周期試驗。
(2) 絕緣電阻及直流耐壓試驗:
絕緣電阻按有關預防性試驗驗收規范要求進行。
直流耐壓試驗(試驗時間為15min)要求見下表:
電纜額定電壓 U0(kV) |
直流試驗電壓 kV |
電纜額定電壓 U0(kV) |
直流試驗電壓 kV |
3.6 |
15 |
18 |
72 |
6 |
24 |
21 |
84 |
8.7 |
35 |
26 |
104 |
12 |
48 |
|
|
(3) 泄漏電流要求
電纜的泄漏電流一般應小于10μA;耐壓5min時的泄漏電流應不大于耐壓1min時的泄漏電流值。
3、 試驗規定、操作要求:
1) 對電纜的主絕緣作直流耐壓試驗,或測量絕緣電阻時,應分別在每一相進行。對一相進行試驗或測量時,其它兩相導體、金屬屏蔽或金屬套和鎧裝層一起接地。
2) 直流耐壓試驗必須采用負極性電壓。
3) 耐壓試驗后,使導體放電時,必須通過約80kΩ/kV的限流電阻反復幾次放電直至無火花后,才允許直接接地。
4) 直流耐壓試驗,應在試驗電壓升至規定值后1min以及加壓時間達到規定時測量泄漏電流。
說明:以上試驗要求數據僅供參考。
六、運行和維護
電纜線路的運行工作主要內容:線路的巡查與守護、負荷測量、溫度檢查、預防腐蝕、絕緣預防性試驗。
1、 線路巡查與守護的重點:
1) 防止電纜線路的外力損壞工作;
2) 防止電纜終端頭套管污染的工作;
3) 對高位差垂直裝置電纜的外表進行重點檢查。
2、 電纜負荷的測量工作:
測量電纜負荷電流確保電纜按規定的載流量工作以免發生過負荷,危害電纜**運行。
測量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不同截面的多并電纜負荷應符合規定要求;
2) 注意測量多并電纜負荷分配不均現象。
3、 測試檢查
主要測量地面溫度、運行中電纜的外護套溫度。
4、 預防腐蝕
預防腐蝕的主要工作:防止化學腐蝕工作和防止電解腐蝕工作。
預防方法:
1) 收集線路經過地區附件的土壤資料,進行化學分析,來判斷土壤和地下水的侵蝕程度。
2) 加強電纜護套與附近巨大金屬物體間的絕緣。
3) 裝置排流或強制排流、極性排流設備,設置陰極站。
4) 加裝遮蔽管。
5、 維護
電纜線路的日常維護工作為:
1、 維護電纜終端頭;
2、 維護地面分支箱;
3、 維護電纜溝。
4、 維護電纜線路附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