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情
生產制造過程
日期:2025-09-02 15:29
瀏覽次數:4681
摘要:
生產制造過程
生產制造是產品質量形成的一個重要環節,就目前情況看,生產制造過程的控制仍然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薄弱環節,產品質量問題大多發生在此過程。因此,在這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開展有益的活動,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及市場競爭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下面就生產制造過程職能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產品實現的策劃
我認為產品實現的策劃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 工藝準備——包括工藝流程,檢驗要求和編制工藝文件;
2、 裝備(工裝和裝備)準備——包括現有生產裝備的使用和需要制造或采購的設備;
3、 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準備——包括質量控制和檢驗人員或試驗所需的量具、儀器儀表的準備;
4、 勞動準備——包括人員的選擇配備和人員培訓,以及特殊工序操作人員的認定;
5、 原材料和能源準備——包括按材料、能源消耗定額,以及產量制定和執行物資采購計劃;
6、 設計質控系統,規定質量責任——包括對產品質量控制的方法以及質量控制的責任分配和落實;
7、 設計組織生產方案——包括設計、制造或采購生產所需的工位器具和生產周期;
8、 驗證工藝和裝備等——包括驗證工藝、設備、工裝、質控系統和組織生產方案等。
二、內控標準的制定和貫徹
內控標準是在企業內部實行的一種控制質量的標準。該標準規定的某些關鍵的質量特性,一般要高于國標、行標或企業出廠標準。
產品的哪些特性需要制定內控標準,內控標準應規定到什么程度較為合適,要根據產品和市場的具體情況而定。
三、生產過程技術文件的管理
生產過程使用的文件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質量要求性的文件,它是生產加工要達到的目標,是進行生產的依據,一般有產品圖紙、技術規范、標準等;另一類是方法性的文件,它是指導操作者進行加工和怎樣檢驗的文件,主要有檢驗規程、專業工藝規程和作業指導書等。要用好這些文件,則必須嚴格執行《文件管理程序》。
四、設備、工裝和量具儀器的管理
設備是構成過程的“4M1E”的因素之一,是保證過程能力、生產符合性質量的物質基礎。因而除了采用先進的設備管理方法,搞好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修,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狀態外,還應該對設備達到過程能力的程度進行測評衡量和對關鍵設備進行重點管理。
工裝一般指能夠順利生產產品所需的夾具、刃具、模具及輔助工具等。為了做好工裝的管理,應從外購工裝的檢查驗收,自制工裝的驗證,在用工裝的周期檢驗、下機工裝的末件檢查等環節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并認真貫徹執行,以確保在用的工裝處于良好狀態。同樣,當工裝是過程控制點的支配性要素時,如拉絲過程中的成品絲出線模,緊壓絞合導體用的拔拉模,擠絕緣用的各種擠壓式模具等,則應該加強控制和管理,以便控制工裝精度的變化情況,確保過程質量。
五、文明生產和定置管理
文明生產主要指整頓影響產品質量的五大因素中的環境因素,而環境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有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
搞好生產現場的文明生產,本人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內容:
——嚴格勞動紀律,遵守操作規程和**規程;
——保持廠區和車間內的清潔和衛生;
——廠區綠化,消除“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的污染;
——配備必要的工位器具;
——堅持**生產,消除各種事故隱患。
搞好定置管理工作,本人認為,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 對生產現場進行調查,明確問題點;
2、 分析問題,提出現場改善方案;
3、 進行定置設計;
4、 實施并考核定置方案。
要使文明生產和定置管理活動更進一步開展,可以在此基礎上推進“6S”管理。
六、均衡生產
均衡生產是一項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基礎工作,我認為,可按下列思路去考慮實施:
1、作好市場的預測和調查,使企業設計、開發和生產的產品能夠引導、順應市場潮流和需要;
2、組建強有力的營銷隊伍,制訂營銷人員業績考核辦法,形成完善的營銷網絡,以保證有相對穩定和連續的銷貨定單;
3、選擇合格和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形成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渠道;
4、編制明確、清晰的生產方案并予以實施,使生產過程的每一道工序作業人員都清楚自己和上下工序之間的工作任務、工作時間、工作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安排。
5、生產空閑時間,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安排生產一些常用規格產品,以應付突發、訂貨量大的定單和緩解交貨期短的產品生產壓力。
5、工藝紀律和特殊過程操作人員的管理
操作方法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而有了正確的操作方法并把它編入工藝文件只是達到正確操作的**步,更重要的是建立嚴格的工藝紀律,并認真貫徹執行。
特殊過程是對形成產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經濟地進行驗證的過程。
為了確保特殊過程的加工質量,應對這些過程的操作人員進行特殊管理。
以上是我對生產制造過程職能活動的理解,片面之處,還望有心人事批評指正!